很少有电影这么打动我了。打动我的有两处,一个是电影配乐,一个是故事内涵。
(一)
配乐好是一耳朵的,每一处都和剧情、画面完美搭配,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么完美的原声会是谁制作的呢?后来一查,人间的主要场景是爵士乐,来自Jon Batiste,年轻的爵士音乐家。与灵界搭配的是合成器电子乐,来自九寸钉乐队主唱Trent Reznor和英国作曲家Atticus Ross的合作。
Trent Reznor其实不是第一次和电影导演合作了,从很早前的《天生杀人狂》开始,到后来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消失的爱人》、《龙纹身的女孩》、《曼克》,Trent Reznor和Atticus Ross几乎成了大卫芬奇的御用配乐师。
整个电影选择爵士乐为主题也非常贴切,爵士乐不仅和灵魂乐同源(点题Soul),借用电影里的一词Jazzing,把随性、不拘束、自在享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出来。但对我个人来说,最打动我的还是Trent Reznor和Atticus Ross的配乐。有几个印象很深的场景:当主人公Joe把22留下的披萨、理发店的糖果、树上飘下的种子、分给地铁艺人后留下的面包、妈妈的针线,一字排开放在钢琴上后,饱含深情弹奏的那曲'Epiphany'。Joe拉着22的手,俯身冲向地球的'Earthbound'。Terry发现数字不对后去翻档案时的'Terry Time',由远及近的音符,加上低音bass的烘托,毫不费力地把气氛推向了紧张,是非常高明的音乐。
既然这张原声并非不同艺人的歌曲合集,和电影画面和剧情本身结合得如此紧密,几乎是量身定做,那么就一定要在电影中去感受它们的浑然一体。
(二)
再来说故事内涵。一般来说,为了避免跑题,我很少会对一个原声延伸到其剧情,但是这部电影确实让我想说点什么。
有很多片段:主人公Joe终于和大牌明星同台演出、大获成功后的怅然若失,人生并没有因此升华或者不同。22在人间尝试走路、闻嗅、品尝、聆听、感知阳光、观察落叶、体会亲情,在不断的体验中发现地球并不是索然无趣,而Joe却“指正”他,这些不是目标或意义,这些仅是普通的日常生活。
还有很多细节和片段都指向主题,但影片也并没有故弄玄虚,借片中大牌明星之口,表达了故事里最核心的道理:你在水里,却遍寻大海。
有人说,这部电影讲述了活在当下的道理,我觉得不尽然,虽然活在当下这个词在如今已被曲解成“及时行乐”之意,但即使说活在当下的本意,仍不能表达电影讲述的道理。
Joe到底是爱音乐还是什么?因为喜欢音乐,继而渴望证明自己,期待被赏识,期待和大牌的合作机会,羡慕照片上的人物。除了喜欢音乐本身,后面的这些期待是什么?这些是年轻Joe的目标,而当他如愿以偿实现了目标后,狂喜和兴奋过后,发现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本质的变化。原来,这些被人为编织过的目标,仅仅是个概念,如同大海是水的集合概念,概念不会升华你、不会让你更加智慧、不会让你持久地快乐。而此前的Joe更在乎概念,自己一直在音乐(水)中而不自知。音乐是Joe的最爱,他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就像每天都和空气、阳光、叶子、亲人、朋友在一起。
由于满脑子都是目标,和理发师从来只谈jazz,通过22才知道原来理发师的经历也是如此丰富,即使他没有实现原定的目标依然过得开心、有成就感。
这些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的时代,用一个接着一个的目标,用来弥补每一次目标实现或没实现后的怅然若失,但是我们到底要过什么样的日子,无暇思考。我常常问身边的90后,想过什么样的日子?100%的回答是要财务自由,第二条紧接着的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里面有很多的悖论,其他姑且不谈,大家并没有阐述财务自由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者,什么样的生活需要财务自由;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事情,知道不喜欢什么是否就等于知道喜欢什么。社会给你画了一幅景观,定义了一堆打上幸福/富裕/体面/个性等标签的概念,大家蜂拥去追逐,再定义一系列代表不幸/可悲/落后/平庸的概念,大家避之不及,就这样,人们不再关心做事情本身,而在患得和患失中游荡。
Joe是幸运的,他至少知道热爱的是什么,只是把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画了等号。存在、体验、影响,这些综合起来都是意义,就像陈嘉映说过的:“良好的生活是什么?似乎有某个目的,但这个目的总在变化。良好的实践其实就是目的,在良好的实践中,良好的生活也就达到了。”
这部电影所讲述的道理并不复杂,但放在这个时代尤为深刻。
-
PS:电影里把进入心流的灵魂、和陷入沉迷的灵魂放在同一个空间,却又分成天上地上的设定,很值得把玩。这两种状态看起来很相似,但又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