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zanne Vega介绍

    1981年11月18日清晨,天下着小雨,Suzanne又来到这家“Tom’s Restaurant”喝咖啡。这家饭店位于纽约上城第112街和百老汇街交界处,小饭馆的饭菜做得并不可口但价钱还算便宜。店伙计给Suzanne倒咖啡倒了一半便把她丢下不管跑去和一个刚进门的熟识的女顾客打招呼,于是Suzanne只好自己往咖啡里加牛奶了。顺手拿起当天的《纽约邮报》看了起来,上面讲到了一个她不认识的女演员的死讯,Suzanne不感兴趣,又去翻看漫画版,此时意外的发现窗外一个女人朝她看,Suzanne看着那个女人才发现她并没有看她,而是看玻璃镜中的自己......这些原本马赛克式的琐事组合就在那时那地深深的触动了这个孤独敏感的女人。Suzanne觉得自己像一家冰冷的照相机,蓦然的注视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却没有了自己的想法,纯粹一个旁观者;另一方面,又觉得人与人之间身影可以隔得那么近,心灵却依旧离得那么远。这些情绪恐怕在大城市生活的人都曾有过,但Suzanne却没有让那些情绪轻易消散,于是就有了这首《Tom’s Diner》。

        

    认识并喜欢上Suzanne完全是因为她的这首《Tom’s Diner》。完全直白的歌词却传达着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而且节奏简单,也没有复杂的乐器伴奏,听起来让人顿感清新又不乏强烈的感染力。后来听了不少她的其它歌曲,也都有那样的感觉。她的歌词简约,旋律少有大起大落,但那些歌却极能引起人的共鸣。她的很多歌都不会很直白具体的表达某个“意义”,而是给你讲诉一些实事,给你营造一个意境,接下来的就是你自己的思考了。虽然Suzanne写过那首关于虐待儿童的《Luka》,但她大多数作品还是反映她个人的生活感受。难能可贵她的歌词比一般创作歌手的歌词更具有文学性。

    Suzanne1959年8月12日生于加州,1岁时随母亲来纽约生活,他们一家一直住在纽约的一个种族混杂区。Suzanne原以为她自己是半个波多黎各人,后来发现她的父亲只是她的继父,她的亲生父亲是个白人。这一事实一度让Suzanne不知所措。Suzanne从小十分聪明,爱好读书,也十分喜爱艺术。她中学是学习舞蹈,后来听了地下摇滚艺术家Lou Reed和 Leanard Cohen的唱片后迷上了音乐,开始自学吉他合作曲。有了一定水准后就去格林威治村的咖啡馆演唱并逐渐有了名气。Suzanne的舞台作风非常低调,她爱穿黑色上衣和长裙,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气质。


Leonard Cohen & Suzanne Vega

    1985年推出首张同名专辑,其中一首《Marlene On the Wall》冲到了美国流行排行榜的21名。这对初涉乐坛的Suzanne无疑是个好的开始。1987年推出的《Solitude Standing》是Suzanne的转折点。这张唱片不仅在商业上或得了成功,更鼓励了Suzanne在音乐发展上新的尝试。其中那首《Luka》高居流行榜的第三名。1990年的《Days of Open Hand》加入了更多的设计,音乐结构也开始追求更深层面,许多歌曲在编排上都更加成熟。这张专辑进一步巩固了Suzanne音乐的艺术地位。1992年《99.9F》出版,其中的作品更加注重节奏的表现力,有半数跳舞节奏的作品。96年已成为母亲的Suzanne完成了专辑《Nine Objects of Desire》,这张专辑更体现了她无论是在造型还是曲风上的成熟感性的韵味。2001年出版《Songs in Red and Grey》。2003年出版精选集《Retrospective: the Best of Suzanne Vega》。

(乐鼠无牙翻译/编辑,内容来源网络)
分享到:

Suzanne Vega专辑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