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手头有这么两台机器,就拍了些样片对比了下。(拍摄参数一致,请各位相信我的专业精神)
 
清晰度——画面中心位置(100% crop):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上:Canon G9  下:Fuji F50
 
清晰度——高感光度(ISO 800,100% crop):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上:Canon G9  下:Fuji F50
 
色散——广角端边缘(100% crop):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上:Canon G9  下:Fuji F50
 
暗部色彩——暗部提亮(只看颜色,非100%大小):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上:Canon G9  下:Fuji F50
 
根据对比:
 
广角端的中心分辨率:G9 略等于 F50
广角端的边缘分辨率:G9 好于 F50
 
同样光圈下,广角端的边缘色散:F50 好于 G9
 
最低感光度时的图像噪声:G9 略好于 F50
ISO 400-800时的图像噪声:表面上看G9噪声比F50多,但是G9 保留更多细节,F50水彩画现象严重(个人不喜欢富士的这种处理)
 
高光部分层次:G9 好于F50
 
暗部色彩:G9 表现很差,几乎完全丢失颜色信息,而F50暗部色彩则保留较好
 
总结一下:
虽然F50和G9并非一个档次的机器,但是鉴于富士F31的优异表现,我对F50的成像还是抱有较大的期望。F50的镜头广角锐度很高,配得上1200万像素的CCD。但是由于单个感光面积的减少,富士Super CCD在高感光度时的优势几乎不再存在。即便是最低感光度,噪声也略逊于G9。相比于当年无比华丽的F31,富士这次是退步了。
 
G9,综合实力很强,机身质感、操作感很好,但是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暗部的颜色信息几乎完全丢失(变成黑白照),对于后期处理很不利。另外,暗部的层次相比G7有明显下降,经常会出现死黑的一片。
 
除了画质,G9的LCD明显偏黄,拍人像时总是让人很疑惑,每次都误认为是白平衡设错了。还有广受好评的安全数字变焦(1.5x 2.0x),我放到PS中对比后发现细节/层次相比原片根本毫无提高,莫非是我的问题?
关于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哪个更有效,众说纷纭,最近在网上看到这么个测试结果,贴出来供大家参考。根据数据:新一代的镜头防抖,比如Nikon 18-200 VRII,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而机身防抖,有一定效果,但还没有最优秀的表现,期待sony a700的测试。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Canon A650 IS的质量问题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07-9-12 / 阅读(12034) / 评论(7) »
原先非常看好这台近乎经典的A系列新机,没想到图像质量却出现了问题。原先Pcpop上的评测样图中就出现过阴影部分彩色条纹,当时认为是个体原因,没太在意。现在无忌上也有用户报告了此事,看来非常有可能是相机缺陷。不知Canon会如何对待此事?是矢口否认后被搬上315然后宣布召回,还是早点行动?但愿厂家能做得聪明些。
 
Pcpop上的样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色影无忌上用户的照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补充]
佳能公司就此事的致歉信http://www.canon.com.cn/fr...
第三名,Sony a700来了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07-9-6 / 阅读(10725) / 评论(1) »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网上关于相机的谣言很少出过意外,松下的新单反如期发布,Sony a700同样如期发布,只是这次,Sony似乎并不是惊艳出场。
 
a700和a7D对比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700和a7D对比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据说a700是a7D的继承者,看完外形,心都凉了半截。自Minolta a7/9以来经典的肩部双拨盘设计被无情砍去一个,连小液晶窗口也被取消,留下一片空白,难看之极。手柄处的感应条被换成跑道圆形,俗不可耐。机背的摇杆还算特色,不过相比于原先a7D的设计,怎么看怎么不能满意。
 
看来Sony正一点点把Minolta的经典传统无情抛弃,可惜Sony的设计实在不够牛逼,折腾出了个四不像,我想问有多少美能达家的用户会满意?
 
难受之余,还是看看指标和参数吧:
1、12.2M像素APSCMOS(大概和Nikon D300一样)
2、没有Live View(Sony比较自信没有Live View也一样卖得好)
3、A/D转换前置,减少线路噪声
4、中心双十字对焦,更高的对焦精度(a7上早就有过米字对焦系统,旧瓶装新酒而已)
5、10万次快门速度
6、机身防抖(4档)
7、五棱镜换来超亮取景器
8、铝合金机身
9、3寸LCD(640x480像素)
10、1080 HD 输出(有点多余)
11、支持CF/MS Duo卡
12、具有辅助对焦灯
13、ISO达到3200-6400
14、40区蜂巢测光系统(N年前的技术了)
15、连拍5张每秒,连续拍摄RAW图片17-18张
 
参数中规中矩,唯一的亮点就是官方宣传中能有效减少噪声的特性。真的有惊异表现么?看样片还不错,等待专业评测。另外,发现官方样图中即便是ISO 100、小光圈的照片,没有一张能够提供足够的锐度,图片肉得利害,真是匪夷所思,不知换上号称锐不可挡的Zeiss 16-80后会有什么效果。
 
至于新推出的镜头,16-105mm F3.5-5.6(等效24-157.5mm的焦距),焦距段不错,应该具备较高性价比和实用价值;70-300 mm f4.5 –5.6 SSM G,据说计划明年春季推出,G头哦,属于美能达顶级镜头系列,不过光圈实在是很一般。(Nikon AF-S VR70-300/4.5-5.6G IF-ED,4000元,供对比)
 
现在有40D和D300的夹击,a700的位置比较尴尬,恩,我还是继续等待Olympus的新旗舰和14-150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Olympus这边不断的制造防抖机身(E-510、E-3),而作为同盟的Panasonic却锲而不舍地开发防抖镜头,这对像我等E330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Leica D Vario-Elmar 14-150mm F3.5-5.6 Asph. Mega OIS,好长的名字,这个头在年初即已初露端倪,现在终于等到松下正式发布了。主要特点如下:
 
1、覆盖28-300mm焦距段(135 equiv.)
2、松下OIS防抖
3、使用四片非球面镜片和一片低色散玻璃镜片
4、超静音技术(也许就是超声波马达)
5、全程50cm最近对焦距离
6、7枚圆形光圈叶片(可实现漂亮的焦外效果)
7、支持Contrast AF (适用于松下L10机身)
8、520克(便于携带)
9、Leica的品质

 
要是腾龙来做这个大变焦比镜头,我大概完全不会去考虑,但是,现在由Leica来揭榜,我就不能不留意了。想到Zeiss为Sony a100设计的16-80mm其优异的像质表现,作为另一位镜头届翘楚的Leica不大会为此而破坏自己的声誉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看MTF似乎很强悍的样子。希望在最长焦端不要缩水太严重,希望广角和长焦端的色散轻微,另外,希望边缘成像锐利(看MTF似乎是这样)。哦,差点忘了,还有最关键的,希望价格不要太高。
 
ps:松下新推出的单反DMC-L10还算有点特色,不过,低端的定位和明显不相称的$1299套机价格,我看松下大概是脑子进水了
开头半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下好,不到一周两家连续推出新机,想累死站长么?
 
早听说23号尼康会发布新品,白天上班没时间,结果晚上再看互联网的时候,CN大战已经口水满天飞了,其中不乏神经质的死硬粉丝,其实何必呢,你又不是他们的儿子。
 
D3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Nikon终于有了第一台全幅数码单反D3,在Nikon的发展史上(尤其是近几年在技术上总是落后挨打),的确是里程碑式的一步。
 
虽然1200万像素尚不能和Canon 1Ds MarkIII匹敌,可全幅、9副/秒的高速连拍让Canon很尴尬,面对08年奥运会,体育记者是用Canon 1D Mark III(1000万像素,APS画幅,10fps)还是D3呢(1200万像素,全幅,9fps / DX画幅,11fps)?这是个问题。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D3我就不多说了吧,离我远了点,主要特性:
- Nikon第一台全幅数码单反
- 12.1万像素全幅CMOS
- ISO 200-6400 (最低100,最高25600!)
- 3 种影像区域:FX 格式 (36 x 24)、 DX 格式(24 x 16) 或 5:4 (30 x 24)
- 支持DX镜头,取景器自动遮蔽(500万像素成像)
- 最高9 fps连拍(全幅),11 fps(DX画幅)
- 14 bit A/D
- 自动对焦校正(细调)
- EXPEED 图像处理器
- 极短的操作时滞
- 3寸92万像素LCD(1920x480)
- Live View模式(可实现自动对焦)
- 双CF仓
- 30万次快门寿命
- 没有CMOS清洁系统
- D-Lighting 图像增强技术

 
 
D300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还用说,它是D200的法定继承人。先说主要特性:
 - 12.3万像素DX画幅CMOS
 - 100%取景范围!
 - CMOS清洁系统
 - ISO 200-3200 (最高6400)
 - 14 bit A/D
 - EXPEED 图像处理器
 - 15万次快门寿命
 - 6 fps 连拍 (使用电池包时达到8 fps)
 - 3寸92万像素LCD(1920x480)
 - 自动对焦校正(细调)
 - Live View模式(可实现自动对焦)
 - D-Lighting 图像增强技术
 - 51点自动对焦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相比从D100到D200那漫长的3年多的等待,这次升级到D300只花了不到2年的时间,令人惊讶的是,这次的升级是不容被忽视的。对比Canon 40D,还是有所优势的:
 
1、1200像素(40D只有1000万)
2、100%的取景范围(达到了专业级水准)
3、Live View时可在反光板不升起时实现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待确定)
4、类似D200基于F6的完美的金属机身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其实按照D300的配置,对手应该是Canon 5D。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也是最最关键的只有:画质!同样的感光元件,在不同的厂家手里完全是截然不同的表现,期待D300能雪耻D200高ISO之痛。
 
另外值得提的几点: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1、同时推出了5款135画幅镜头。这也说明为什么Nikon和Canon并没有花太多精力在研发DX镜头之上,因为他们根本没把DX画幅作为未来的趋势。要不,干嘛出14-24/2.8 和 24-70 F2.8呢?那些拥有大量135时代Nikon镜头的老玩家们有盼头了。
 
2、5款135画幅超长焦VR镜头。很明显,配合D3推出,目标是08年奥运会。Nikon老谋深算!
 
3、Live View。感谢Olympus,自从E330发明Live View之后,Nikon和Canon都已经完成抄袭,接下来要看Pentax和Sony的了。不过,两位的抄袭还是有所提高的,一方面是实现了在反光板不落下时自动对焦(其实这有屁难度!小DC怎么实现对焦的?),另一方面,Nikon在软件中加入了远程Live View功能,在一些特殊领域会有用处。
 
这周真忙,工作超忙,回家继续忙。信息量真大,来不及认真消化。其实我更关注Sony a10、Pentax K20D、Olympus EP-1,相信你们已经按耐不住了。相信今年年底的数码单反市场将会相当热闹,竞争激烈,大家准备好银子、睁大眼睛!
分页: 55/69 第一页 上页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