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牛头对比评测姗姗来迟,抱歉,暗黑3实在是太花时间了。

参与测试的镜头有:莱卡M50 1.4 ASPH E46、蔡司G45 F2、蔡司ZM50 F2、宾得A50 F1.2,机身NEX-5N。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付这些牛头,5N这个机身明显吃不消,按我的估计,光圈收到F4以后至少3000万以上像素的机身才能勉强喂饱,等未来的高像素全幅单电出了,再测试一次分辨率。

各条测试明细见下方,在这之前简单评价下每一颗镜头的特点:

莱卡LM50——毫无疑问的光学王者,无敌的全开焦外表现,完美的层次和中心分辨率,可惜边缘表现一般
蔡司G45——大家骂他是有道理的,焦外的确差,但是分辨率、层次感,尤其是边缘的表现,非常优秀,这些优点不要忽视
蔡司ZM50——全能型选手,该有的素质都有,各项表现都不垫底但也不是最优
宾得A50——能和LM50拼拼焦外的也就这颗了,但限于F2.8之后,主要是LM50受累于那坑爹的光圈形状。其他表现在此轮测试中均落后。


测试明细:(图片已上)

焦外:LM50 > A50 > ZM50 > G45
莱卡M50 1.4 ASPH E46毫无疑问的王者,全开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全开即有最柔美的焦外(限老人测试过的镜头中),完全没有其他镜头上全开时候二线性明显的问题
宾得A50 1.2,此头在宾得镜头中焦外算是顶级水平了,但是在大光圈下,还是和LM50 1.4A有明显差距,收缩后差距变小。从F2.8开始,A50略好于LM50。
蔡司ZM50/2和G45/2焦外明显差,都处于一般的水平
另外,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莱卡M50 1.4 ASPH E46(徕卡M50、Leica M50)这颗头一直是我的wish list首选,之前就被Steve huff的样片打动过,也做过一些功课,除了莱卡自家的M50 F0.95,这颗在综合素质上应该算是世界第二名。网上常说的空气感、立体感,在评价莱卡M50 1.4A这颗头时可以尽可能地使用。不过舍不得买(2万7左右),感谢这次乔迦提供LM和G头的测试。

对于迷恋大光圈的有米的国人,这颗头不容错过。此头最大的特色:全开焦外即是最佳,非常柔美,倒是收缩光圈后,出现了少量二线性,但是整体仍然是顶级水平。另外全开下的反差和中心分辨率对于大部分场合也够用,不肉。当收缩到F2.8以下,分辨率即到优秀;F4以下优异,5N明显不够用了,需要更高像素的机身来喂饱。层次和细节更不用说,完美,只需要稍稍收缩一点光圈。

美中不足的地方也是有的——边缘。要到F5.6之后,在APS画幅上,边缘锐度和边缘分辨率才进入到ok的程度。联想到Leica在M9黑白发布的时候推出M50/2 AA,应该在全画面整体分辨率上做了很大的提高,对分辨率有极致追求的人,可以选择M50/2 AA。

另外一个小缺点是焦外的色散,焦前紫色,焦后绿色。但是问题不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今天对于莱卡迷来说,绝对是兴奋的一天。如很早的谣传,莱卡果然推出了黑白全幅旁轴M-Monochrom(简称莱卡M黑白、莱卡M-M),还有APS画幅数码DC X1的升级版X2,同时推出指标很高的新标头 APO-Summicron-M 50mm f/2 ASPH。

看了Leica M黑白的样片,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

优点:一个感光单元对应一个单像素,同时取消了低通,显然此机的单像素锐度和Sigma X3一样达到刀刻般细微的极致表现。在这点上,毋庸置疑的优秀。
另外,高感下类似银盐胶片的颗粒感,也非常令人喜欢。

缺点:高光飘得利害,高光动态差得离谱、LCD仍然没有进步。
传统彩色感光元件是4个感光单元合成一个像素,现在只需要一个,单像素感光面积增加不少,但是动态却差得离谱,不正常。就算以前4个彩色感光单元合成一个像素,一种颜色飘了,其他没飘的话,靠算法仍能找回一些层次,但也盖不住单感光元件面积扩大四倍的从容。这一点,要么莱卡有所保留,要么莱卡故意突出中间过渡,要么此CCD技术有问题。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宣传稿上提到的,“。。。对摄影师曝光提出了更高要求”,看起来更像是在掩饰自身的缺点。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松下Leica微单镜头25mm F1.4(Leica DG SUMMILUX 25 mm f/1.4)样片下载地址:样片1样片2

松下Leica 25mm F1.4画质初评:

缺点:大光圈下紫边非常明显、暗角非常明显。
优点:细节丰富,收缩光圈后成像紧凑。


画质只能说还好,焦外表现也很一般,强在分辨率和层次。想在晴天用的话,最好不要用最大光圈,另外,焦内和背景距离较近的话,不要指望有“德头般”奶油化开的焦外表现。
关于NEX和m43的选择问题
宾得太姑父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机身 on 2010-12-17 / 阅读(39869) / 评论(31) »
因为价格差不多,各有优劣,而且都是引发业界轰动的创新产品,所以最近貌似很多朋友都遇到了二选一的难题。太姑父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也许会对各位有些帮助。

首先要明确的是,目前这个阶段,不要期望这种无反光板结构的evil机能够替代中、高端单反,入门单反也许还可以被秒一下,但高级单反的快速对焦,快速连拍,大尺寸感光元件的机身防抖功能,三防机身等方面的优势仍然无可替代。如果你时不时要做一些很专业的工作,evil机只能充当备机。

NEX的优势如下:大尺寸感光元件,优秀的动态范围指标和高感光度成像,高清视频功能开放(m43里只有GH系列可以比一下),目前为止最轻巧的机身尺寸,高规格的液晶屏取景器,可以转接从m25口电影镜头到所有旁轴和单反卡口镜头在内的镜头,是真正的万能插座。

NEX的弱势如下:E卡口的自动对焦镜头群匮乏,目前的镜头尺寸仍嫌过大。转接一些小像场电影镜头时会有严重的黑圈区域,基本可以说不可用。没有机身防抖功能(相对奥林巴斯的机身而言)。转接焦段28以下的超广角135镜头时边缘成像质量下降过快(与徕卡M8、M9所拥有的那块量身定做的柯达ccd相比,nex的那块与单反机身指标相同的cmos确实只能算是块廉价的数码后背)。

m43的优势如下:机身设计和伺服系统更为合理。机身防抖(只有奥林巴斯有)。焦段覆盖全面且光学素质颇高的镜头群。相对成熟的色彩算法(奥林巴斯作为传统光学厂家的优势,松下从GF1开始,iso400之前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但这一优势相对nex而言并无质的优势,最多是消费者的口味差异。

m43的劣势如下:画幅。这个劣势直接导致了在动态范围、高感等等方面的全面劣势。当然还包括转接全幅镜头时可耻的X2系数。这对于喜欢玩儿转接的人来讲是很难容忍的,除非你只玩儿一些刚好能覆盖43画幅的小像场电影镜头和工业电视监控镜头。

对于不玩儿转接手动镜头,也不考虑朝专业机身和镜头系统升级,只是为了居家旅游便携,有相对较高成像质量,平时给家里LD和娃娃拍些糖水片的朋友,m43机身是合适的选择。因为镜头群的水准还是很不错的。即便是较为专业的发烧级用户,两万块出头的投资就可以搭配出一套比较顶级的m43系统。(比如一台GF1+leica D 25mm/f1.4+lumix 7-14/f4+leica DG 45mm/f2.8)这样的预算如果是去烧单反的话,想搭配同样高素质的镜头群,大概只够一机一镜的。

对于玩儿转接手动镜头的朋友,太姑父完全不推荐m43系统。当然,很多玩儿小像场电影镜头转接m43的朋友会对我的这个看法嗤之以鼻。但是太姑父从一些资深玩家那里了解到的一些器材历史,加深了太姑父不看好小像场电影镜转接前景的判断。很简单,在m43系统出现之前,那些16mm系统的小像场电影镜(比如法国的Angenieux 25mm/f0.95、Angenieux 25mm/f1.4和英国的Cooke 25mm/f1.4、德国的Carl Zeiss Jena Tevidon 25mm/f1.4,当然,还有瑞士著名的Kern电影镜、德国的Schneider电影镜等等)在ebay和国内市场上的行情几乎就是白菜价(太姑父就知道有一个杭州的器材狂人,一两年前以三五百块一颗的价格出掉了手上一大批小像场电影镜,如今的市价大概贵了几倍甚至十倍)。随着m43系统的出现,这些镜头水涨船高,在ebay上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500美元的级别(几乎都是东亚卖家在追捧)。在国内的市场流通价更是没谱,有的报价甚至已经接近万元。这是非常非常离谱的。因为m43的画质表现,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35mm全画幅机身的,也完全比不上适马X3 cmos在多数时候的表现,无论m43那块live mos前的这颗镜头素质在理论上有多高。而且,以太姑父有限的品评经验,绝大部分这类小像场电影镜在m43上的成像水平,并不比松下和奥林巴斯在产的m43专用镜头群的表现来的高级,至少有一半左右的中低档小像场电影镜头的表现只能用聊胜于无来形容,虽然价格并不是聊胜于无。这么折腾,高兴的只有淘宝上的奸商。

至于转接旁轴镜头或者35mm电影镜头系统,就更简单了,X1.5的系数无论如何都远远强过X2的系数,NEX相对m43的优势毋庸置疑。

烧钱败家都没问题,但理性败家更重要,千万别钱没少花,最后还落得赔钱割肉惹一肚子闷气。
标头PK索引,评测告一段落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镜头 on 2010-1-31 / 阅读(10760) / 评论(9) »
这段时间把宾得的几个标头横向比较了一把,也同蔡司ZK和莱卡R标头进行了纵向PK,目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些选购器材的帮助,省去网上找各种评测各种线索花费的时间。其实,这些镜头都足够出好片了,我的文章让你知己知彼,找到镜头最擅长的点,用好了其实都是顶级的表现。拍出好片才是正事。

下面是索引(点击进入):
同门比拼:宾得 A50 1.2 vs 宾得 K50 1.2 客观评测
同门比拼:宾得 FA 50mm 1.4 vs A 50mm 1.2 及疑惑
蔡司 ZK 50mm F1.4 (宾得口)评测
宾得 A50mm F1.2 vs 蔡司 ZK 50mm F1.4
莱卡 Leica R50 1.4 E60 vs 宾得 Pentax A50 1.2
神头对决!宾得大公主FA43mm F1.9, A50mm F1.2, K50mm F1.2, 美能达MC 58mm F1.4


分页: 1/2 第一页 1 2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