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劲爆的新闻!奥林巴斯和松下宣布推出更小的Micro 4/3系统!
要点:
1、Mirco 4/3系统和现有4/3系统感光元件尺寸相同(18 x 13.5 mm)
2、法兰距缩小一半(镜头卡口离感光元件更近)
3、取消反光板和光学取景器
4、电子触点数量增加到11个
5、镜头卡口直径缩小6mm
6、会采用反差检测对焦模式(不排除其他辅助对焦方式)
7、可能会有高素质的EVF电子取景器
8、现有的4/3系统镜头可以通过转接到Micro 4/3系统的机身上
带来的好处:
1、机身可以做得更轻巧、更薄
2、同光圈和焦段的镜头可以做得更小
3、成像不受影响
4、提供Video拍摄
现在能有什么感慨呢?奥林巴斯是当之无愧是现今数码单反创新的领导者,超声波除尘(至今无人超越)、Live View(各家先后模仿)、轻量化设计(适合潮流,独树一帜)、高素质镜头(比如12-60mm、150mmF2)、中端镜头即拥有防水防尘等,都是响当当的里程碑。
我很看好这个Micro 4/3系统,轻便小巧的同时保持单反画质,拍摄时响动小,可以很方便带在身边作为随拍(玩lomo的可高兴了)。另外,由于法兰距缩小,广角更容易设计,说不准一些莱卡、福伦达等旁轴镜头也能接上来,岂不爽哉!
要点:
1、Mirco 4/3系统和现有4/3系统感光元件尺寸相同(18 x 13.5 mm)
2、法兰距缩小一半(镜头卡口离感光元件更近)
3、取消反光板和光学取景器
4、电子触点数量增加到11个
5、镜头卡口直径缩小6mm
6、会采用反差检测对焦模式(不排除其他辅助对焦方式)
7、可能会有高素质的EVF电子取景器
8、现有的4/3系统镜头可以通过转接到Micro 4/3系统的机身上
带来的好处:
1、机身可以做得更轻巧、更薄
2、同光圈和焦段的镜头可以做得更小
3、成像不受影响
4、提供Video拍摄
现在能有什么感慨呢?奥林巴斯是当之无愧是现今数码单反创新的领导者,超声波除尘(至今无人超越)、Live View(各家先后模仿)、轻量化设计(适合潮流,独树一帜)、高素质镜头(比如12-60mm、150mmF2)、中端镜头即拥有防水防尘等,都是响当当的里程碑。
我很看好这个Micro 4/3系统,轻便小巧的同时保持单反画质,拍摄时响动小,可以很方便带在身边作为随拍(玩lomo的可高兴了)。另外,由于法兰距缩小,广角更容易设计,说不准一些莱卡、福伦达等旁轴镜头也能接上来,岂不爽哉!
我用相机也算久了,自认为还不是个守旧的人,说说我能想得到的也听得到的几个误区。
1、一味追求像场的平直
很多朋友在评价镜头的素质时,很容易人云亦云地走进一个误区:就是镜头的畸变越小越好。其实对于照片的观感,这一点并非越小越好。
众所周知,微距镜头能表现最平坦的像场,就是提供几乎不可察觉的畸变,但是并不代表微距镜头就能出好片。为什么?按大家的说法,同样50mm的镜头,既然微距头代表最佳的锐度和光学素质,但为什么我还要拿普通的而不是微距去扫街?正是这个像场的原因。
具备一定桶型畸变的镜头更容易突出主体。为什么35mm比标头更容易出片?正是广角镜头带来的特殊透视感,还有重要的——畸变效果!
2、噪点
该怎么认识噪点?
评测中,sony a700的噪点是最少的,但同时也是画面细节最少的。Pentax K20D在所有感光度都能提供远超过同类对手的细节,但是噪点也是最多的。你说他们俩谁能提供最佳的画质?
当你只是在网上贴贴小图,这些你都不需要考虑,一旦放大出片时,细节、层次和噪点则成为关键。
在高感光度下,谁都有噪点,但是具有胶片般的颗粒感的照片是最让人接受的。理想的表现则是:保留物体的质感和细节,然后仅仅是单色(黑色)颗粒状噪点。现阶段高感光度下提供的画质最接近胶片感的是Nikon和Olympus,好处显然:高感光度可用不说,最重要的是,类似胶片的颗粒能增加画面的厚重感。
3、后期降噪
我不知道其他品牌的相机有没有关闭降噪、或者提供不同等级降噪的功能。Olympus这一点做得很好,而我基本上都是把降噪关了再拍,即使是ISO 1600的时候。实在觉得某个片子不错,开降噪软件来一遍,能比机身降噪保留更多的细节。用屁股好好想想,酷睿2都需要满负荷跑3-5秒钟才能完成一张照片的降噪,相机身上的那块CPU能在1/N秒中做到多少?相信我,如果你追求细节,还是后期降噪为好。
4、唯技术论
男人们总是喜欢研究各种技术,我也不例外,因此我懂这些那些,折腾呗,乐趣。但是如果你对自己的作品有所感性上的要求,那么就不能拘泥在技术、细节、层次、完美、包括上述的种种误区中。老一代的摄影艺术家们追求内涵、完美、精致,但是新的一代更注重片子带来的感觉。什么技术?准确曝光?柔美焦外?没有感觉的话统统fuck off!
每次拍片随意一点,让自己有所突破。
附上Kenix拍的一张(每年拍郁金香的人够多了,但是有拍得如此感觉的么?)
1、一味追求像场的平直
很多朋友在评价镜头的素质时,很容易人云亦云地走进一个误区:就是镜头的畸变越小越好。其实对于照片的观感,这一点并非越小越好。
众所周知,微距镜头能表现最平坦的像场,就是提供几乎不可察觉的畸变,但是并不代表微距镜头就能出好片。为什么?按大家的说法,同样50mm的镜头,既然微距头代表最佳的锐度和光学素质,但为什么我还要拿普通的而不是微距去扫街?正是这个像场的原因。
具备一定桶型畸变的镜头更容易突出主体。为什么35mm比标头更容易出片?正是广角镜头带来的特殊透视感,还有重要的——畸变效果!
2、噪点
该怎么认识噪点?
评测中,sony a700的噪点是最少的,但同时也是画面细节最少的。Pentax K20D在所有感光度都能提供远超过同类对手的细节,但是噪点也是最多的。你说他们俩谁能提供最佳的画质?
当你只是在网上贴贴小图,这些你都不需要考虑,一旦放大出片时,细节、层次和噪点则成为关键。
在高感光度下,谁都有噪点,但是具有胶片般的颗粒感的照片是最让人接受的。理想的表现则是:保留物体的质感和细节,然后仅仅是单色(黑色)颗粒状噪点。现阶段高感光度下提供的画质最接近胶片感的是Nikon和Olympus,好处显然:高感光度可用不说,最重要的是,类似胶片的颗粒能增加画面的厚重感。
3、后期降噪
我不知道其他品牌的相机有没有关闭降噪、或者提供不同等级降噪的功能。Olympus这一点做得很好,而我基本上都是把降噪关了再拍,即使是ISO 1600的时候。实在觉得某个片子不错,开降噪软件来一遍,能比机身降噪保留更多的细节。用屁股好好想想,酷睿2都需要满负荷跑3-5秒钟才能完成一张照片的降噪,相机身上的那块CPU能在1/N秒中做到多少?相信我,如果你追求细节,还是后期降噪为好。
4、唯技术论
男人们总是喜欢研究各种技术,我也不例外,因此我懂这些那些,折腾呗,乐趣。但是如果你对自己的作品有所感性上的要求,那么就不能拘泥在技术、细节、层次、完美、包括上述的种种误区中。老一代的摄影艺术家们追求内涵、完美、精致,但是新的一代更注重片子带来的感觉。什么技术?准确曝光?柔美焦外?没有感觉的话统统fuck off!
每次拍片随意一点,让自己有所突破。
附上Kenix拍的一张(每年拍郁金香的人够多了,但是有拍得如此感觉的么?)
也简单说说这个镜头。
锐度:极好!最大光圈时中心即达到最佳分辨率(一般来说,奥林巴斯的镜头都有这个优点),和自家的12-60对比,差距不大
色散:边缘部分严重!红紫色明显。并且无论是F2.8还是F8.0,几乎没有改善。
桶状畸变:非常明显
对焦速度:迅速
对焦环手感:很差,由于是电子式的,手动时要转N圈
E420配合25mm F2.8扫街真是再适合不过了,小巧、对焦快速、大光圈,既不成为出行的累赘,拿起单反的时候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非专业感,非常看好奥林巴斯的这个套装。其实按照Olympus的镜头设计能力和4/3的特点,做出个25mm F2.0的饼干头一点问题没有,可是他不做,可惜。景深过大是4/3系统的痛处。
希望未来奥林巴斯能推出更多焦段的饼干头,比如18mm,45mm,这样轻量化路线才完整。
Fuji F100fd
对得起它当初“卡片终结者”的称号。虽然在画面的纯净度上不能和F30/F31相提并论,但是它的紫边现象比起之前的机器要好上很多,并且广角边缘成像优秀,看来F100fd的镜头是用了翻心思的。整体成像上好过Canon G9(G9的画面暗部质量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还有非常实用的28广角,喜欢卡片机的朋友不用犹豫了,就它没错。
不过玉不掩瑕,缺点如下:
- 居然把F50fd上好用的模式转盘给取消了,明显带来操作不便
- 高感光度下水彩画现象严重
- 画面缺少富士一贯的亮丽色彩,感觉反差不足
S100FS
这个庞然大物算是玩砸了,有必要超级变焦比么?和F100fd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紫边严重到令人发指,成像亦非常糟糕,细节全无。想想当年画质好评如潮的s602,富士怎么做不好旗舰DC了呢?上一代s9600不也还挺好的么。不推荐购买,有买它的预算,还不如上Olympus E420 + 双头套镜,好上不止一个档次。
顺带关心下最近的几台入门数码单反:
Nikon D60
Canon 450D
Sony a200/300/350
Olympus E420
喜欢轻量便携的买Olympus E420,O机的色彩不用置疑;配上小巧无比的饼干头,每天背着单反到处溜达成为现实;
对高ISO下图像噪点比较敏感的选择Nikon D60;
喜欢真正的Live View,对良好的操作感和全面性能比较感冒的选择Sony a350;
遵从“没有个性就是最大的个性”的,买Canon 450D。
14-54mm F2.8-3.5
作为E-1的套头出现,性价比极高的随身镜头,特点:大光圈、轻巧、防水防尘、强悍的微距、虽然没有使用ED玻璃却有几乎完美的成像质量和抗紫边、抗眩光性能,Olympus高超的光学能力在这个镜头上得到充分体现。
12-60mm F2.8-4.0
和E-3一起亮相。相比于14-54mm,广角端和长焦端均有扩展,而且加入了SWD超声波对焦、还有Super ED、ED镜片,虽然和14-54mm一样只列于High Grade镜级别,但其配置可算顶级(Super High Grade)。不爽的是:镜头口径达到72mm,变焦时伸出太长,重量也有所增加。
这两个镜头一个3千多,一个6千多,12-60mm到底值不值,可以参考我做的对比。(由于各取最长焦端和最广角端,视角略有不同)
广角端(12mm vs 14mm F4.0)
中心锐度:12-60mm明显占优
边缘锐度:12-60mm明显占优
边缘色散:12-60mm控制较好
作为E-1的套头出现,性价比极高的随身镜头,特点:大光圈、轻巧、防水防尘、强悍的微距、虽然没有使用ED玻璃却有几乎完美的成像质量和抗紫边、抗眩光性能,Olympus高超的光学能力在这个镜头上得到充分体现。
12-60mm F2.8-4.0
和E-3一起亮相。相比于14-54mm,广角端和长焦端均有扩展,而且加入了SWD超声波对焦、还有Super ED、ED镜片,虽然和14-54mm一样只列于High Grade镜级别,但其配置可算顶级(Super High Grade)。不爽的是:镜头口径达到72mm,变焦时伸出太长,重量也有所增加。
这两个镜头一个3千多,一个6千多,12-60mm到底值不值,可以参考我做的对比。(由于各取最长焦端和最广角端,视角略有不同)
广角端(12mm vs 14mm F4.0)
中心锐度:12-60mm明显占优
边缘锐度:12-60mm明显占优
边缘色散:12-60mm控制较好
终于放假,可以喘气了,开始写字!
1、Nikon D60
哇靠!群雄逐鹿的时候还能推出这么台毫无特点的玩艺,除非3000元以下还可以考虑。看了样片,噪声很明显,不推荐购买。
2、Nikon 16-85 VR F3.5-5.6
新发布的镜头,毫无疑问,就是冲着对手Canon 17-85 IS F4-5.6来的,广角端光圈大半档。相比于同门师兄18-200 VR,广角端有优势,应该是不错的随身镜。
3、Sony a300和a350
实在是没想到Sony一下子会推出三台中低端单反,看来大家的选择更多了。如果喜欢Live View和翻转LCD,就a300和a350了。
其实,Olympus E330和Sony a300/350的Live View才算是真正的Live View,没有延迟,用起来才爽。两家各有千秋,Olympus E330是分流一部分光线到第二块CCD,缺点是取景器极暗;Sony的是用了机械偏移镜,取景器大概明亮些了,但是不知道这块机械偏移镜的寿命如何。这个玩艺,稍等等人家的使用感受吧。
Live View的其他区别:
- E330有A、B两种模式;A300/350只有A模式(其实B模式应该很容易实现的)。
- A模式下,E330取景器和LCD可以同时使用,无需切换,使用方便;A300/350只能使用LCD。
4、Olympus
居然没有新单反,实在是失望。最近值得一说的是Olympus E510的固件升级让防抖能支持手动头,还算安慰。
5、Sigma DP1
全世界报以极大期待的相机。这次PMA上展示的样机已经漂亮了很多,并且还有不少样片,X3的感光元件虽然分辨率不高(仅为2640×1760,5百万像素都不到),但的确是目前唯一能让照片有刀刻般锐度的家伙,尤其是在线条很多的场景,比如:草地、树叶、建筑等。只是28mm定焦毕竟适用面窄,也许sigma今后会推出变焦的版本,DP3、DP5。。。适马这次不错!
1、Nikon D60
哇靠!群雄逐鹿的时候还能推出这么台毫无特点的玩艺,除非3000元以下还可以考虑。看了样片,噪声很明显,不推荐购买。
2、Nikon 16-85 VR F3.5-5.6
新发布的镜头,毫无疑问,就是冲着对手Canon 17-85 IS F4-5.6来的,广角端光圈大半档。相比于同门师兄18-200 VR,广角端有优势,应该是不错的随身镜。
3、Sony a300和a350
实在是没想到Sony一下子会推出三台中低端单反,看来大家的选择更多了。如果喜欢Live View和翻转LCD,就a300和a350了。
其实,Olympus E330和Sony a300/350的Live View才算是真正的Live View,没有延迟,用起来才爽。两家各有千秋,Olympus E330是分流一部分光线到第二块CCD,缺点是取景器极暗;Sony的是用了机械偏移镜,取景器大概明亮些了,但是不知道这块机械偏移镜的寿命如何。这个玩艺,稍等等人家的使用感受吧。
Live View的其他区别:
- E330有A、B两种模式;A300/350只有A模式(其实B模式应该很容易实现的)。
- A模式下,E330取景器和LCD可以同时使用,无需切换,使用方便;A300/350只能使用LCD。
4、Olympus
居然没有新单反,实在是失望。最近值得一说的是Olympus E510的固件升级让防抖能支持手动头,还算安慰。
5、Sigma DP1
全世界报以极大期待的相机。这次PMA上展示的样机已经漂亮了很多,并且还有不少样片,X3的感光元件虽然分辨率不高(仅为2640×1760,5百万像素都不到),但的确是目前唯一能让照片有刀刻般锐度的家伙,尤其是在线条很多的场景,比如:草地、树叶、建筑等。只是28mm定焦毕竟适用面窄,也许sigma今后会推出变焦的版本,DP3、DP5。。。适马这次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