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门比拼:宾得 FA 50mm 1.4 vs A 50mm 1.2 及疑惑
| |
zouzhou / Posted in 摄影及其工具 » 镜头 on 2010-1-30 / 阅读(28219) / 评论(10) »


在说宾得和蔡司之前,我先说说宾得FA50 1.4和同门A50 1.2的对比:
一个是自动头,一个是手动头
一个是1.4光圈,一个是1.2光圈
一个是塑料外壳,一个是全金属
一个轻巧便携,一个扎实沉稳
一个身价2xxx(全新),一个身价4xxx(近全新)
两个镜头结构一样,7片6组


和以前一样,无图有真相。我只说结果,按不同光圈细致描述,往下看需要耐心:(感谢“Pentax用户”提供FA镜头)

F1.2
这里只能说A50了
紫边:明显
色散:明显

F1.4
中心锐度:A50略领先,成像比FA50紧凑些
边缘锐度:A50略领先
色散:A50红绿色,FA50轻微
紫边:A50很轻微,FA50紫边很明显
焦外:A50明显油润,FA50二线性明显

F1.7-2
中心锐度:A50明显占优,像差减弱;FA还有明显像差
边缘锐度:A50明显占优
色散:A50红绿色有减弱,FA50轻微
紫边:A50很轻微,FA50紫边略明显
焦外:A50明显油润,FA50二线性明显

F2.8
中心锐度:A50略微领先;FA这个时候相比大光圈有个锐度的跃变,成像很紧凑
边缘锐度:A50明显占优
色散:A50边缘红色色散明显;FA50轻微
紫边:A50很轻微,FA50紫边略明显
焦外:A50微弱优势,区别不大,都非常油润

F4
中心锐度:两者几乎没有区别,都达到了牛头的水平
边缘锐度:两者几乎没有区别
色散:A50边缘红色色散明显;FA50表现良好,色散非常轻微
紫边:A50几乎消失,FA50紫边很轻微
焦外:A50微弱优势,区别不大,都非常油润

F5.6
中心锐度:FA50略领先,反差略大;都达到最好的锐度表现
边缘锐度:FA50略领先,反差略大
色散:A50边缘红色色散明显;FA50表现良好,色散非常轻微
焦外:A50微弱优势,区别不大,都非常油润

F8
中心锐度:FA50略领先,反差略大
边缘锐度:FA50领先,反差略大
色散:A50边缘红色色散明显;FA表现良好,色散非常轻微
焦外:区别不大

F11-22
中心锐度:FA50明显领先
边缘锐度:FA50明显领先
色散:A50边缘红色色散明显;FA50表现良好,色散非常轻微
焦外:区别不大

总结:
焦外:A50在F1.4之后焦外优秀,FA50镜头在F2.8之后焦外表现良好
紫边:A50控制较好,FA50相对紫边明显
锐度:F1.x-4.0,A50占优,F5.6之后,FA50锐度占优
色散:A50最大的缺点就是在任何光圈都存在较明显的红绿色散,FA50很轻微

除此之外,观察镀膜,FA50的镜片看起来更为通透些,很是喜人(可能跟测试时FA50这个头成色的确很新有关),实际出片色彩差异很小。都是好头,但是这两个镜头的价格都涨过不少,当FA50只有1xxx元的时候那可是真的无敌性价比,现在没这种好事了。而A50 1.2,那可是贵得更离谱,虽然不可否认成像的确优秀,但近全新价格的居然超过DA* 55 1.4,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另外,注意到几个问题:
从F1.7开始,两个镜头在同样的照度下,显示出不同的曝光速度。


接下来刨根究底,发现两个事实:
FA50镜头在F1.4和F1.7下,快门速度一样,弥散圆大小区别很小
同样在F1.4的时候,A50镜头的弥散圆大于FA50;但是从F1.7开始,同样光圈下,A50镜头弥散圆小于FA50
A50镜头在F1.7的弥散圆大小等于FA50镜头在F2时候的弥散圆
从F1.7开始,在同样光圈下,两个镜头的快门速度差距刚好在1/2~1/3EV之间。


也就是说,这里面至少有一个镜头的光圈有猫腻。要么就是A50太狡猾了,要么就是FA50太厚道了。没有手持测光表,无法验证两个镜头谁在欺骗。这个疑问,在和蔡司、莱卡的对比测试中均遇到。
 
分享到:

This article has been read for 28219 times.It is tagged with , , .
10 Responses
pentax用户 says:
at 2010-4-3 11:49
呵呵,空口瞎喷会上瘾,但容易误导人。

X3的问题,先天缺陷的确很难解决,不光是适马电子水平差的原因,那块cmos不好调教,否则几大厂也不是傻瓜,好摆弄早就抢过来了,也不会留给适马。当初柯达的ccd也有同样的问题,动态范围差。x3弱光下的确很难解决固有缺陷。

不过呢,百窑一珍,一旦出来片子,就感动常在了。玩儿x3比的是耐性,赫赫赫。。gringringrin
我记得很多年前X3刚出来的时候,我很是激动了一把,看了官方鲜脆欲滴比反转还漂亮的片子之后,更是对他的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结果,现在越来越发觉X3并不靠谱,以前的单像素优势,被现在动则1千5百万的像素所盖住。高感比CMOS差一大截,色彩也不会比奥巴好,动态不会比EXR CCD好。

说X3的片子看起来有些特别是真,但是色彩深度如何、是否准确,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大家可以参考dpreview上DP2的对比测试,看看色彩到底如何。另外,有哪张样片达到了官方那些饱和浓郁厚重类似反转的感觉?我以前用同事的DP1/2,也没找到过官方样片的感觉。
zouzhou 回复于 2010-4-3 13:23
小马 says:
at 2010-4-2 12:55
我去找了capss大侠的文看了。。。大多看不懂。要把他讨论那些都看懂了,真就是胜读十年书了。。。
其实也不用自己看明白,找到明白人问就是了,比如大神“pentax用户”
zouzhou 回复于 2010-4-2 23:04
pentax用户 says:
at 2010-4-2 10:36
适马的光学很一般啊,在三大副厂里,还算不错,比腾龙略强。品控不如图丽和腾龙。

适马比较有狂人精神,是靠山寨路线做大的典型,以前适马有名的几颗头,都有山寨名头的痕迹。比如早期的16鱼眼,山寨的对象是美能达著名的同款头。后来的24超广,mtf得分很高,奇锐无比,而且边角成像不错,畸变控制也可以,mf到af先后出了好几代。但是设计原型,是东蔡(czj)当年交给适马代工的那款24头,自己复刻而已。适马也是个靠代工起家的副厂,早年曾替东蔡和徕卡代工过变焦镜头,定焦代工就更多了。他自己没什么光学成就,别人拔过这些镜头厂的专利档案,适马自己的专利屈指可数。

日本的几大厂,光学底子最深厚的是以前的美能达、宾得,佳能尼康只能往后排。美能达在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的新技术应用上是个狂热的技术派,愿意应用一切新技术。当年徕卡和美能达合作,美能达其实没有占到便宜,但徕卡却偷学到了美能达做变焦镜和单反机身的经验,给后来R系单反打了底子。蔡司和宾得合作,在超广角设计和标头设计上,蔡司都对宾得借鉴了很多,比如著名的15、20超广,还有planar标头的结构,都不是蔡司独创。

适马和这些大厂比起来,没有还手能力。

至于DP2上那颗镜头,我不多评价,只说一点,以我对适马那块X3 cmos的感受,如果你用适马SD单反转接镜头的话就一目了然了:那块X3,用什么镜头都能拍出别的数码机身拍不出的效果。所以秒杀DA21,还是X3功劳更大。当然,前提是别放出那些出现诡异偏色的片子,呵呵。grin
适马的随机性的确太高,当年要选how many镜头,才能弄到一个不跑焦的30 1.4;要选how many镜头,才能找到一个左右成像均匀的广变。

德国佬学了日本人这么多,我们的两鸟淡出江湖后以廉价代工为生,学到了啥呢?

关于X3,我再次纠正些误区,见上一贴回复
zouzhou 回复于 2010-4-2 23:41
leoleo says:
at 2010-4-2 01:27
适马的光学还不错吧... 那只30/1.4做的也挺好的。质控可能是有问题。
至于镜头尺寸, DP2上的那个等效40的2.8多么强大, 我用下来的结果是直接秒杀了DA21。
秒杀?哪方面?论单像素锐度,估计是。但当K-x+DA21的图也缩到4百多万像素的时候,还是秒杀么?色彩也是秒杀?另外,靠DP2的动态范围,还远不足以支撑高级镜头对高光和暗部的表现力。也许DP2有颗好镜头,但是机身配不上它。

DP2连E-P1+套头都秒杀/慢杀/蜗牛杀不了。

你们太迷信X3了。从原理上,X3的层结构对于色彩的捕获就天生差于Bayer结构的传感器,第2、3层必然造成色彩损失,这是毋庸置疑的,只能机身软件弥补,这就是为什么DPx系列色彩奇怪的原因,另外,由于APS画幅的传感器,只塞下了区区4百多万的像素,理应有很高的宽容度和动态范围,但是也没有,光线在经过多层结构的时候,入射光能量的损失同样很大,这些都是X3天生软肋,不要选择性失明。

就目前而言,X3传感器除了单像素锐度这一项之外,其他方面相比主流CMOS/EXR CCD毫无优势可言。别被官方样片和市场人员写的稿子欺骗了,同场景实际对比拍拍看。

X3可能有前景,但是远不是现在,早着呢。
zouzhou 回复于 2010-4-2 23:39
pentax用户 says:
at 2010-4-1 22:30
实话实说,我说的这些都是拾人牙慧。我自己不占有一手的资料,你可以去无忌文字论坛,把那个叫capss的台湾网友发言认真看一遍,胜读十年书啊。不靠实拍(不是光拍报纸那种实拍),空口理论讲器材的,我只佩服这个哥们。无忌现在虽然堕落了,但冲capss这样的牛人,还是值得去看看。
capss值得五星推荐
zouzhou 回复于 2010-4-2 23:43
小马 says:
at 2010-4-1 21:16
谢谢。。。大神不愧是大神啊。把适马和宾得的根都全刨出来了。和外面的评论要不“副厂SB”要不“口径大NB”的人就是不一样。
pentax用户 says:
at 2010-4-1 20:53
确实有说法,说适马50与佳能50/1.2设计很相像,尤其是在使用非球面镜的设计上。标头里用非球面镜的不多,蔡司好像都没有,只有徕卡、佳能干过这种事,适马似乎是副厂里第一家。不过我也不是干光学设计的,只能人云亦云。还有权威说法,说佳能50/1.2L是山寨Cosina Nokton 50/1.5,呵呵,这个我也没法自己证实了。

适马50我有用佳能的朋友在用,表现不错,尤其是大光圈。不过我对适马这类副厂还是有偏见的。主要是在用料和做工上。我朋友那颗头买的是水货,老板允许随便挑,他大概挑了七八颗,才选了一颗。可见做工上个体差异有多大。这种事在原厂头上,尤其是以严谨出名的宾得身上,难以想象。用料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宾得能够把同焦段同光圈的镜头做的口径那么小,一是因为镀膜先进(smc只是历史,宾得在镀膜技术上一直领先各家,只不过smc最有名),二是用料比较有保障,因为宾得被hoya收购以前,用料主要是小原和hoya这两大玻璃厂。被hoya收购后,应该只用hoya自己的。hoya是与蔡司旗下肖特并列的世界三大玻璃厂,实力毋庸置疑,所以宾得的用料也毋庸置疑。适马就很难说了,镀膜很一般,用料也语焉不详,适马是没有自己的玻璃厂的(同样是副厂,确善能就有自己的玻璃厂),而他的产量超高,价格又要比原厂低很多,所以用料成本可以自己去算。适马把标头口径做的那么大,不是因为用了什么神奇的设计,主要是因为用料不如原厂,所以要加大口径,解决通光率和边缘成像的问题。

还有一个说法是,适马50的非球面设计,只在大光圈时对改善成像有作用,收光圈后就没用了。我没见过相关测试,权作传谣。

宾得在af之后做的标头,首选依然是FA43,剩下DA55,FA50、F50和pk口的适马50,都差不多,有全幅情结或者同时玩儿胶片的话,可以剔除DA55。F50被炒的太高,而且二十多年了,要考虑af功能的寿命。

补充一点:关于做工,宾得现在大部分镜头组装是在越南。是组装,不是生产。用料没有变化,生产成半成品后,在越南装配。但即便如此,装配时的精度对镜头的影响仍然不小。当年禄来在新加坡组装的镜头在现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大约是在德国组装镜头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甚至到今天仍能很容易的在ebay上买到成打的全新带包装的新产禄来50头,差价除了后者数量少外,最主要的还是装配精度前后差异不小。宾得越南组装的镜头今后的品控是个隐患,当然了,别家也好不了哪儿去,佳能的85/1.2还偷偷的换过料,相比之下,宾得镜头无论设计还是制造,已经算是日系里最老实的厂家了。
小马 says:
at 2010-4-1 15:24
拜拜pentax大神。请教适马的50 1.4呢?有传言说适马的这个头是山寨的佳能50 1.2L的结构。而且镜头相当的亮骚啊~
pentax用户 says:
at 2010-4-1 14:41
那个传说不靠谱。不用纠结,哪个便宜上哪个。

所谓锐度神话,是个挺搞笑的说法。那个mtf测试,基本上是只能测锐度,测不出靠谱的分辨率。所以就会出现F50得分4.6,FA43得分才3.6的结果。按照严格的mtf测试,FA43的分辨率是标头里最高的,F50没有还手的余地。

进入pk卡口之后,宾得设计和用料上,最有含金量的标头是FA43和A50/1.2,剩下的标头,技术含量上,没有太新鲜的,统统源自1966年那枚6组7片版本的super takumar 50/1.4。
FA43在最大光圈的时候,焦内的细节非常丰富,增加点反差,不会在锐度上逊于别的镜头(同光圈),在分辨率上,A50 1.2估计也不是FA43的对手(这个有待于和楼上的43PK结果,呵呵)。A50 1.2的优势在于所有光圈表现均衡,还有非常好的焦外。
zouzhou 回复于 2010-4-2 23:49
小马 says:
at 2010-4-1 13:50
想知道同为标头fa 50 1.4 和红字f 50 1.4之间的比较。 关于红字1.4的传说很多啊,现在也被炒的有点小贵。我正在两者之间纠结......
红字就算了,焦外不可忍。买FA50 1.4吧
zouzhou 回复于 2010-4-1 22:03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昵称

网址

电邮

OpenID登入 高级选项 表情